“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一所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培育无数人才的学府正敞开怀抱。”在2025吉网高考志愿填报特别节目中,吉林农业大学本科招生工作办公室教师袁丽丽以这样的开场白,为考生和家长勾勒出这所省属重点大学的育人图景。
自1948年建校以来,该校已发展成为农、理、工、医、文、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今年62个本科招生专业中,23个按专业招生、39个按大类招生,其中机械类专业调整尤为引人关注。

专业设置稳中有新,国家级特色专业矩阵凸显学科优势
“今年专业设置总体保持稳定,但机械类中的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更改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袁丽丽介绍,这一调整旨在更好对接“双碳”目标下的行业人才需求。

谈及特色专业,她特别推荐考生根据兴趣方向选择:“喜欢动物养殖的同学可关注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钟情植物种植领域的,农学、园艺、植物保护专业是不错的选择。”
她进一步补充,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医学、中药资源与开发等医药,以及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生命科学方向专业等,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历史类考生可重点考虑农林经济管理、家政学等专业,这些专业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学校还有很多优势特色专业,建议大家登录本科招生信息网详细查询。”袁丽丽特别提醒。
录取规则延续人性化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组带来新选择
针对考生关心的录取规则,袁丽丽明确表示:“普通批次继续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专业(类)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以‘分数优先’为原则。”
她特别强调,学校承认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制定的照顾政策加分,这对享受政策优惠的考生是一大利好。
今年的新变化在于,动物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和生物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两个专业被纳入同一专业组且可互相调剂。
“考生在报考时可兼顾了解两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就业前景。”关于投档比例,她解释道:“平行志愿批次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吉林省普通批次实行100%投档,服从调剂的考生基本不会退档。”
此外,除英语专业要求考生语种为英语外,其他专业对单科成绩无特殊要求,体检标准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指导意见执行。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类招生与卓越计划构建多元发展通道
“学校构建了学术型与应用型双轨并行的人才培养体系。”袁丽丽介绍,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针对拔尖学生,实行小班制授课、校院双导师制及本硕博一体化培养。
“创新班致力于培养农业领域的创新科研人才。”对于更多以应用型为发展定位的学生,学校提供了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等多元化学习通道,499个实践教学基地和大面积实验基地为学生解决农业生产一线问题提供了坚实支撑。
谈及大类招生培养模式,袁丽丽详细解释:“学生入校后先进行3个学期的通识教育,第3学期根据成绩和意愿进行专业分流。”
这种模式不仅强化了学科基础,更让学生在深入了解专业后做出更适合的选择。“曾有一位从植物生产类分流到园艺专业的学生,通过这种模式找到了真正热爱的领域,如今已在设施农业领域崭露头角。”她用实例说明该模式对学生长远发展的积极影响。
就业升学双轮驱动,新兴农业领域就业支持体系逐步完善
“2024届毕业生岗位数与人数比达11:1,30%入职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上市公司。”袁丽丽公布的就业数据颇为亮眼。
学校通过举办多场双选会、开设职业发展课程等举措,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在升学方面,34%的学生选择国内深造,其中25%进入“双一流”高校。
访谈最后,袁丽丽向考生送上祝福:“希望同学们在志愿填报时遵循兴趣导向,吉林农业大学将以丰富的学科资源和优质的培养体系,助力大家在农业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实现人生价值。”
随着高考志愿填报工作的展开,这所扎根黑土地的学府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怀揣农业梦想的莘莘学子。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越明
摄影 李煦
摄像 王禹 明鑫睿
制作 王禹
初审:王伟光
复审:曲翱
终审:陈尤欣
相关文章:
组团“应援”大学生创新创业!省律协招募组建16个法律服务志愿团07-03
【入门】预制菜膳食工程师:一个等待“转正”的微专业07-02
2025吉网高校招生零距离|吉林农业大学多维度创新培养体系助力学子逐梦农业未来07-02
教育动心丨永州四中成人周:于精微处见光芒07-02
速查!福建省2025年高考艺术类、体育类本科综合分排名已公布06-28
安徽淮南: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公益咨询会为考生支招06-27
坚守护考一线 洋浦交警为中考保驾护航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