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优良作风涵养乡村精气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7:20:00    

新风一开,万木春来。进入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一子落而全盘活,不仅荡涤了看得见的歪风,也在深刻纠正着社会上不良的是非观,重塑全社会的价值观念。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基层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是涵养乡村精气神的关键密钥,不仅深刻影响着乡村发展的成色,更关乎乡村未来的兴衰荣辱。优良作风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乡村前行的道路,引领着乡村走向文明、和谐与繁荣。

“作风”如领航之旗,锚定乡村精神坐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基层党员干部的行事作风,恰似高高扬起的领航旗帜,鲜明地锚定着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坐标。脱贫攻坚的峥嵘岁月里,无数党员干部毅然决然地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同甘共苦、并肩作战。他们以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披荆斩棘,成功带领群众冲破贫困的桎梏。曾经笼罩在乡村上空的“贫困”阴霾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勤劳致富”的新风尚在广袤乡村大地蓬勃兴起,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美好生活充满了信心与憧憬。如今,在乡村振兴的全新征程上,基层党员干部更应高高擎起作风这面大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成为群众心中的榜样楷模,引领乡村精神向着更加文明、和谐、进步的方向稳步迈进,让乡村的精神家园更加璀璨夺目。

“廉洁”似守护之盾,筑牢乡村精神净土。廉洁,是党员干部不可动摇的政治底色,更是守护乡村纯净精神净土的坚固盾牌。“廉者,政之本也。”基层党员干部唯有始终如一地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才能赢得群众发自肺腑的信赖与坚定不移的支持,从而营造出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乡村政治生态。在乡村资源分配、项目建设等关键领域,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筑牢思想防线,坚决杜绝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等不良现象的滋生。只有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毫无保留地洒满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才能让乡村的精神家园免受侵蚀,始终保持纯净与美好。当廉洁的清风拂过乡村的每一寸土地,群众对乡村发展的信心将更加坚定,乡村的精神力量也将愈发强大。

“家风”若滋润之雨,厚植乡村精神沃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作为社会风气的微观映射,良好的家风就像那绵绵不绝的春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乡村精神文明的深厚沃土。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丰富精神养分,以及革命先辈们的红色家风。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严格教育亲属子女遵纪守法、秉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通过良好家风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影响和带动身边的群众,让文明之花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竞相绽放,使乡村的精神沃土更加肥沃,涵养出更加醇厚、善良、文明的乡村精气神。

“担当”犹助力之帆,驱动乡村精神振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基层党员干部肩负着沉甸甸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的精神就如同高高扬起的船帆,为乡村精神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面对乡村发展过程中遭遇的基础设施薄弱、文化资源匮乏、产业发展滞后等重重困难与挑战,党员干部要敢于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契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无论是在乡村环境整治中改善村容村貌,还是在文化建设中传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亦或是在产业发展中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党员干部都要以实际行动诠释担当精神,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创造力,让乡村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乡村精神的全面振兴,让乡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魅力与风采。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当下,我们基层党员干部要紧紧抓住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有利契机,大力弘扬优良作风,精心涵养乡村精气神。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笃定前行、勇毅拼搏,汇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为乡村的美好明天而不懈奋斗,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幸福家园。(杜才云)

编辑:杨浩贤

相关文章: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范兆森主持04-16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河北省各部门各单位扎实开展学习教育04-16

系统培训、科学评价,大连窗口人员管理模式在全国推广04-16

【视频】全民国家安全日 芝罘消防为您护航04-15

西安长安司法局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宣传活动04-15

‌安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法律知识竞答和朗读活动04-15

杭州余杭:“全民和美日”助推美丽乡村风貌焕新04-15

新田公安开展宣传 筑牢反邪教“安全网”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