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9月10日消息,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内,一场题为“小镜头折射的大思考”的新书发布会正在这里举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念丽携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作《图说托·幼》与《图说幼教(第二版)》与读者见面。

周念丽教授举起相机,行走于中外教育现场,捕捉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意义深远的瞬间,再从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社会学、现象学、解释学等多学科视角予以解读,提出策略与建议。最终,这些思考以轻松幽默的对话体流淌于笔端,汇集成册。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书,是我们共同的书。”周念丽教授动情地说。两本书,百余篇文章,记录的虽是教育现场的微小片段,折射的却是她对教育本质持续而深入的追问与思考。
在《图说托·幼》中,既有她自身在日本0-2岁保育园跟岗学习的深度描写,也收录了云南孔雀宴、深圳科技嘉年华、新疆兵团幼儿园“胡杨魂”等感人片段。她借助心理学、哲学、拓扑学、经济学、教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工具,对教育现象开展独创的“深描叙事观察分析——基于“现象学”的视角”的方法,拒绝简单归类与标签化,呼吁“回到事物本身”。
复旦大学出版社特聘副总编辑张永彬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在教师节发布这两本书,是对幼教人的专业致敬。他指出,当前幼教领域的研究有时过于“宏大”和“理论化”,而周念丽的研究示范了一种“接地气”的科研方向——聚焦身边的教育现象,深入观察与分析。“像陈鹤琴先生那样,研究儿童身边的故事,就是最好的科研。”

相关文章:
小镜头里见真章,“图说”托起大思考 周念丽新书《图说托·幼》《图说幼教(第二版)》发布09-11
肥城:“一块田”里的“农技课堂”开讲08-26
南极科考专家带小读者“极限破冰”07-20
甘伟突发意外,不幸去世,终年59岁!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