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姬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8月26日发布的通知,国家卫健委组织有关专家对2017年印发的《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进行了修订,形成《安宁疗护实践指南(2025年版)》,旨在进一步推动各地安宁疗护发展,规范安宁疗护实践行为。
新版指南对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更新,同时进一步优化完善了相关评估和观察要点、治疗原则、护理要点、支持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供各地参照执行。
新版指南明确,安宁疗护实践以终末期患者和家属为中心,以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精神及社会支持等。具体来说,要根据患者意识状态、认知、表达能力和疼痛评估的目的,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连续动态评估;做好用药相关指导,了解患者的顾虑和担忧,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鼓励患者表达疼痛感受,指导患者使用正确、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告知患者及家属疼痛的原因或诱因及减轻和避免疼痛的其他方法,包括音乐疗法、注意力分散法、自我暗示法等。
来源:工人日报
相关文章:
安宁疗护有了新“国标”08-30
千里求医终圆梦!山西白求恩医院脊柱微创技术破解胸椎管狭窄症难题08-27
受贿8451万余元,中国农业银行原副行长楼文龙一审被判无期徒刑08-25
前列腺癌被称为“沉默杀手” 医生提醒:这些人群需格外警惕08-17
8月17日要闻速览08-17
西安交大二附院心内科完成全国首批创新房颤脉冲导管“点+环”消融术07-22
身体出现5个信号,说明血糖超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