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黄晓蓉
近日,泉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农村食品小作坊专项治理,以闽南肉羹、蜜饯、传统糕点三类城乡接合部群众消费量大、农村婚丧喜庆需求高的食品为重点,突出检查原料采购、添加剂使用、标签标识规范、环境卫生监控四大关键环节。
据介绍,专项治理以“五查工作法”全面排查小作坊食品安全:一查资质,核验小作坊登记证有效性,是否超出登记食品类别生产;二查环境,评估生产加工卫生条件是否持续保持加工必备条件;三查原料,是否使用来历不明或污染物超标原料、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等生产食品;四查过程,是否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五查标签,是否规范标注标签标识、登记信息等。
检查发现,洛江区某肉羹作坊为改善产品色泽,因对添加剂使用标准不熟悉,未能有效区分使用合规焦糖色,导致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执法人员当场查封问题产品,指导企业规范使用可添加使用的替代调色添加剂。
“以前做蜜饯全凭感觉凭经验,现在有专家主动送来相关标准并耐心指导,使我们的工艺流程更规范了,厂区也更干净整洁了。”南安市一家完成改造的蜜饯作坊负责人说。目前,还有其他蜜饯小作坊正在改造提升中,对部分因生产需求超出小作坊食品目录的,已引导其主动转型升级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
据介绍,通过整治,泉州市逐步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共治+小作坊自律”治理体系,加快小作坊转型升级,朝“小而精、特而美”方向发展。
编辑:周德庆
相关文章:
深农投率全新品牌“福市集”亮相海南消博会04-13
泉州市开展农村食品小作坊专项治理,以闽南肉羹、蜜饯、传统糕点食品为检查重点04-11
平和大溪:暖心纾困 细“治”入微04-09
冲上热搜!三只羊“复出”!停播半年后小杨臻选APP上线,实行会员制04-08
泉州市区4座便民遮阳棚建设完成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