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所长,赔偿金顺利到账了,我爸的后事也全部办完了,谢谢咱们司法所对我家的帮助,这回我总算可以安心回部队了!”这是近日太白县咀头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因工意外摔伤致死的赔偿纠纷后,家属上门诚挚感谢的场景。

2025年2月15日,咀头镇村民柏某在某企业园区蔬菜大棚施工时不慎摔落被重物砸伤,经送医救治40天后因病情严重不幸离世,家属因赔偿问题与企业发生纠纷,并求助政府希望出面协调。得知此事,咀头司法主动请缨、迅速介入,一方面前往死者家中安抚情绪、倾听诉求,另一方面赶往企业与相关当事人了解事情经过,协商处理办法。在先后7次与当事双方单独沟通后,司法所通过分析争议焦点、梳理矛盾结症、拟定化解途径,随即联合派出所、律师开展“三所联调”,邀请当事双方“坐下来、面对面”共同协商解决。
调解前,调解员对当事双方尤其是死者家属在处理此次事件中表现出来的理智和克制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事故发生后,企业第一时间垫付伤者所有医疗费和家属照管费这种敢于承担责任的做法,给予了点赞,得到了死者家属的认可。调解在一片和谐的氛围中拉开序幕。

“我爸是在给你们干活的过程中发生的意外,就应该按照工伤标准进行赔付补偿”。在协商到赔付标准时,双方就属于“工伤”还是“意外”产生分歧,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面对僵局,调解员灵活采用“田字法”,将情绪激动的当事双方分别请到相邻房间,从法律法规、办案流程、人文关怀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逐一释法明理,使当事双方达成共识。
在协商到支付方式时,企业因园区春耕资金紧张,希望延期半年支付。家属因害怕企业推诿不付钱,坚决要立即付款。面对突发问题,调解员“引经据典”,通过自己亲身经历和调解案例,劝解双方要“换位”思考、互相体谅,在保证群众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损失。经过两日的耐心劝导和反复调解,最终双方和解签订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至此,这起因员工意外伤亡引发的赔偿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此次纠纷调解,咀头司法所以“法”当头、以“理”为秤、以“情”动人,用“三所联调”的司法实践,诠释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刻内涵,彰显着基层司法所人民调解为人民的责任担当。(通讯员 刘美君)
责任编辑:任行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相关文章:
助力支小支农 政府性融资担保“大显身手”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