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4月24日电(记者杨思琪、姜思妮)“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探索神秘太空,将远古神话变成生动现实。在4月24日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里的“玉兔二号”月球车、“祝融号”火星车等一系列航天器模型吸引众多关注。
“当汽车在为路面上的颠簸而发愁时,这些‘太空越野车’早已实现了在外太空复杂路况下的平稳行走。”哈工大航天学院2023级本科生贾雯倩是航天馆一名学生讲解员,向往来参观者介绍在地外星球上航天器的移动密码。

“在外太空工作,远不像在地球上这样简单,每一厘米的行程都如同探险。”贾雯倩说,月球表面覆盖着一层很厚的松软月壤,就像沙漠一样,一般的月球车很容易打滑下陷。而火星表面则岩石众多,又暗藏流动性很强的细沙,一旦陷入其中便很难解脱。
如此崎岖的表面,星球车怎样才能平稳运行?
“这就要归功于一个灵活的关节——星球车的悬架系统。”贾雯倩说,悬架装置如同缓冲器,将车身与车轮连接起来,又可以自由调节车轮和车身,从而缓冲凹凸不平的星球表面给车身造成的冲击。

为提升“玉兔二号”在月球上的行驶能力,哈工大机电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参与设计出“六轮摇臂悬架”,也就是用两个摇臂将六个轮子连接起来,当两个摇臂搭接在一起,关节处可以转动,让六个轮子能够适应各种地形,即使不在一个平面也能同时着地。当遇到障碍时,车轮可以在电机的帮助下原地转向,从而以最小半径及时脱离困境。
如果说“玉兔二号”实现了平稳行走,那么“祝融号”火星车则是“2.0版”,更好地实现了避障与脱陷。
“在火星车的关节处,科研团队加装了离合器,可以根据需要锁紧或松开两个摇臂之间的连接。”贾雯倩说,当车轮被卡住时,它会将前腿固定,然后抬起身体中部,再向前拖动后腿,就像小虫子一样蠕动爬行,从而实现自主解围。与此同时,这款火星车还拥有很强的爬坡能力,20度的坡面对它而言也是“小菜一碟”。

“在外太空中驶出的一小步,是中国航天事业和人类深空探索的一大步。航天人步履不停,努力丈量着星辰大海的壮阔征程。”结束参观后,慕名而来的安徽游客吕锡石颇为感慨。
相关文章:
航天那些事:“太空越野车”的移动密码04-24
探索星辰大海,粤港澳三地青少年共赴盛会04-24
商业航天创新联合体今天成立 行业相关标准将加快制定04-24
苏州志普智能电机取得电机转子自动点胶设备专利,提高生产效率04-04
沉浸式解锁深空未来,开启属于你的宇宙冒险|徐汇,侬好04-03
松江这里将要造卫星了!04-02
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发布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