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1:15:00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并提出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吸引和聚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服务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中强调,“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这也对粤港澳大湾区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出了相应要求。

当前,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以及国内区域间激烈的人才争夺,广东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优势正在遇到挑战。对此,广东要深入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强化广东人才高地特色,彰显国际化人才导向,加快吸引、聚集海外高层次人才,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2025年4月10日《羊城晚报》A7理论版

一、广东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才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之一。近年来,广东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省、市、区各级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大力推动“百万英才汇南粤”,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数量也呈现“井喷”态势。梳理广东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才工作情况,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省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海外高层次人才结构性失衡依然存在。高精尖人才“结构性缺失”的状况并未得到改善。一是高精尖人才回归比例不高。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留学归国人才数量持续增加。但高层次人才归国比例仍待提升,如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籍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中,回国比例偏低。二是市场职位供需结构失衡。一些特定领域和新兴行业对海外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但供给却相对不足。部分高层次人才倾向于到高校就业,企业存在较大引才压力。三是人才区域分布差距大。广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多集中在珠三角,海外人才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两个一线城市,其中深圳占比48.28%,广州占比27.39%,而省内其他城市之和不足1/4,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程度差异明显。

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仍有待完善。近年来,广东探索有利于国际高层次人才来粤工作生活的创新政策,支持发布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系列人才创新政策包。但仍有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海外人才跨境流动仍存在堵点,如来华商务签证最长期限不超过1年;缺乏贯通全省的人才服务体系,未建立较好的多部门协同、多层级联动工作体系,省、市两级人才服务平台的建设标准和要求有待进一步衔接;服务保障存在短板,多数用人单位尚未对海外人才建立补充养老金和医疗保险;医疗保险结算业务与国际对接不足,跨境金融服务不方便,普惠性个税减免待完善;对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子女的教育、医疗、住房等相关保障难题还有待进一步破解。

海外高层次人才生态体系有待优化。目前,广东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数量有所增加,但是流失率较高、成材率相对国内同层次人才较低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一是科创平台载体承载力不足。近年来,我省积极建设了各类科创平台,汇集了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但与同经济量级的兄弟省份相比,创新载体在规模和水平上还有待提升,尤其是在一些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方面,尚缺乏专业的技术转移机构、中试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等。二是人才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广东各市不断完善和优化海外人才评价体系,但整体上人才评价体系指标相对单一。如高校强调短期内论文发表、获奖等成果指标,而忽视了人才在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国际视野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加之“重引进轻培养”“重短期轻长远”等现象仍然存在,导致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成材率不高。三是人才政策可持续性不足。广东省已经设立了多个支持留学人才创新创业的项目,但相对于需求而言,政策支持力度仍然有限,且存在政策可持续性不足的问题。海外人才在创业起步阶段容易获得政策支持,但成长阶段政策支持力度明显下降,影响了海外人才的稳定预期和信心。

二、广东进一步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对策建议

聚焦广东战略需求,实施精准化引才策略。一是优化引才工作顶层设计。高位推动海外引才工作,构建全省范围内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为各市人社部门在海外人才服务方面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引和政策制定依据。由省人社厅制定出台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管理条例,构建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的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指导中心,强化各市人社部门在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布局差异化建设责任,并明确其在海外人才政策制定与实施上的主体责任。二是聚焦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广东要继续深入探索“市场+企业”海外人才模式,聚焦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制定更加明确的引才目标和计划,提高人才引进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汇集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点产业、行业人才需求信息,结合各类政府机关、企业、高校的人才需求、人才现状、人才服务诉求等内容,编制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另一方面,梳理各产业人才紧缺情况,建立引进人才的职业清单制度,联合开展招才引智,确保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三是继续深化差异化引才策略。在制定引才政策时,充分考虑广东各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差异,以及各市的产业特色和人才需求,根据城市自身的综合比较优势进行科学定位,以实现人才的精准引进和高效利用。譬如,针对珠三角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高端研发人才、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而针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则注重引进具有实践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人才。

强化大湾区特色优势,打造标识性人才高地。一是善用港澳国际化资源为引才亮点。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拥有天然的吸引力。广东可以发挥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港澳地区国际化资源,强化与港澳地区联动合作。譬如,设立粤港澳人才交流中心,定期举办国际人才交流会、招聘会等,邀请港澳及海外留学人才参与,促进人才信息的互通与共享;与港澳地区的高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等,共享国际化教育资源,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粤工作学习。二是夯实产业资源为引才之基。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成熟的市场环境,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创新创业沃土。《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提出了八项行动。广东要结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在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机器人等优势领域,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强化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效应,打造区域名片,增强对各细分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三是强化领头企业的引才龙头作用。鼓励和支持广东省内的行业龙头企业设立专门的海外人才引进部门或岗位,负责制定和实施海外人才引进计划;通过举办或参与国际性的展会、论坛等活动,展示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成果和创新能力,提升广东省的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来粤工作和发展。

优化人才生态环境,提升“引育留”工作成效。一是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一方面,有效疏通跨境流动堵点。借鉴先进经验等,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提升人才出入境便利化水平;争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实现出入境跨区联动,提高人才流动性,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优化海外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坚持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建立人才评价制度体系,探索建立不同类型人才的针对性评价体系,以更好地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粤发展。二是大力提升服务保障能级。参考借鉴国内外优化人才服务的经验,增强海外人才融入,为国际人才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推广深圳“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模式,为海外人才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提升人才绿卡、优粤卡使用便利度;探索建立国际医疗服务制度,鼓励用人单位为境外人才建立补充养老金和补充医疗保险,提供国际医疗保险结算服务;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为境外人才办理跨境汇款和银行信用卡提供便利。三是加大人才政策宣传力度。海外人才长期在国外生活和学习,他们对国内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存在不了解的情况。对此,建议由政府部门统筹海外招聘工作,实现“组团出海”,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发挥民间组织的沟通作用,加强高校、企业与海外华侨、商会、校友会等组织的联络,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 | 李卫青(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相关文章: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河北省各部门各单位扎实开展学习教育04-16

江苏无锡房地产新政发布:取消商品房限售04-15

“周五下班来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动入境游04-15

山东税务:优化联络沟通机制,让“民意”真正落地04-14

南京艺术学院苏州研究院启用04-14

浑源县召开极端天气安全防范工作调度会04-14

税惠“红包”实 民企活力足04-14

阿联酋调整对华免签政策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