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天下奇闻
编辑/天下奇闻
---前言---
黄海潮涌处,盐城正执生态与发展之笔,在滩涂上勾勒未来图景。
这份国土空间规划既是湿地与农田的协奏曲,也是港口与乡村的变形记。
当丹顶鹤掠过光伏矩阵,当无人车驶过智能阡陌,这座“湿地之城”能否破解“既要又要”的方程式?且看规划蓝图如何照进现实。
盐城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与发展的平衡术
湿地守护与饭碗保卫战
盐城这波操作挺硬核!在最新国土空间规划里,他们打算把黄海湿地这块"生态绿肺"守得死死的。
据问卷星调查显示,73%的本地农户支持"退耕还湿"政策。

不过政府也门儿清,不能光顾着丹顶鹤和麋鹿撒欢儿,老百姓的饭碗也得端稳。
他们搞了个"田成方、渠成网"的智慧农田改造,说白了就是让每块地都变成会"呼吸"的高产田。

新弄的农业物联网系统,能精准到给每株稻子"开小灶"施肥。
产城融合的几何题
盐城玩起了空间魔术,整出个"一主一副两轴多节点"的城镇布局。
这可不是搭积木,而是把产业、人口、资源像拼七巧板似的重新组合。

大丰港那边的新能源产业园最近刚签了3家上市公司,听说要给每栋厂房顶上都装光伏板。

最秀的是他们在老城区搞"垂直工厂",把传统纺织车间塞进30层的摩天楼,这脑洞比黄海还宽。
海陆空的交通变奏曲
盐城南洋机场T2航站楼刚投用就整了个大活——开通直飞RCEP成员国的货运专线。

现在从大丰港到韩国釜山,集装箱跑得比外卖小哥还快。
乡间小道也没被遗忘,那些年久失修的"村村通"公路,今年要全部升级成能跑无人配送车的智能公路。

有个老支书拍腿乐:"这下咱的螃蟹能活着进京赶考喽!"
安全网与执行力的终极考验
规划里最扎眼的是那个沿海防灾工程,政府准备沿着228国道建50公里长的"生态防波堤",既挡台风又养贝类。
不过GLTR检测报告指出,部分细则存在执行漏洞。

就像去年某湿地修复项目,因部门扯皮拖了半年才开工。
现在他们搞了个"规划体检"机制,每季度要像交作业似的汇报进度,效果咋样还得让子弹飞会儿。

盐城这盘大棋下得确实漂亮,但生态账本和经济账本能不能对上数,还得看执行力度。就像老街茶馆里王大爷说的:"规划图再美,不如实干家的铁脚板。"毕竟在滩涂上建新城,光有蓝图不够,更得靠愚公移山的韧劲儿。
相关文章:
最新消息:庞智超已痊愈出院!09-04
大理市保护高原湿地促进城市发展——洱海之滨 湿地生辉08-23
世运会后文旅热度延续 天府新区以精品线路赋能文旅融合发展08-21
福建观鸟地图出炉!这些圣地别错过→08-17
守护绿水青山!内乡县法院开展“8・15”全国生态日普法宣传活动08-15
【省媒看金昌】金昌持续筑牢祁连山生态屏障08-11
军信股份: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生态与自然资源部、阿拉木图市政府签署《三方初步谅解协议》07-27
聚焦天目未来谷 生态研学城项目有新动态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