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上海车展”)正式拉开序幕。当上海车展迎来40周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已经通过新能源、智能化等技术创新实现“弯道超车”,成为全球汽车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参展商、外国消费者涌入本届上海车展,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彰显出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强大的吸引力,不仅体现在中国市场的强大需求,更体现在中国创新的高质量供给。
首当其冲地,2025上海车展首日,法国前总理Jean-Pierre Raffarin(让-皮埃尔·拉法兰)亲自带队法国汽车协会参观团,来到小鹏汽车的展台,体验了小鹏的AI机器人IRON、小鹏旗舰MPV车型X9等先进的产品。Jean-Pierre Raffarin在参观过程中多次表示,展台展出的AI科技和创新成果让他看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无限潜力。
当前,打破国内品牌认知、树立品牌高端化路线、亮出智能化技术名片均成为中国汽车进击全球市场的砝码。根据2025上海车展多家自主品牌公布的“出海”战略,东南亚市场、欧洲市场、中东市场、南美洲市场被列为“出海”的主要阵地。
来自中东迪拜的阿勒披着白袍穿梭在奇瑞、鸿蒙智行、仰望等多个自主品牌汽车展台,他鲜明的服饰风格在场馆中显得格外亮眼。在鸿蒙智行的展台,阿勒驻足问界M9车型旁长达半小时,仔细询问产品功能亮点和出口政策,有意当场下订。阿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现在中东地区,尤其是迪拜,很多当地消费者、当地公司都想采购中国高科技的新能源汽车,比如问界M9、仰望U8这类中大型插混SUV,凭借原地掉头、涉水越野等产品亮点,以及智能化座舱、驾驶技术等,吸引了很多中东消费者。”

与阿勒随行的中国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近2年来,随着中国汽车智能化技术提升,自主高端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东、东南亚市场对自主高端品牌的需求明显提升。有迪拜客户一次性采购了100辆中国自主新能源汽车,用于公司商务用车,尤其定位百万元级别的豪车,更容易受到中东消费者的偏爱。
当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参与度稳步增长,跨国车企、供应商纷纷调转车头,由“出口中国”转向“从中国出发”“向中国学习”。
采埃孚CEO柯皓哲在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在许多方面都是创新的引领者,这主要得益于其庞大的消费者群体。我们看到,中国车主对创新持非常开放的态度,因此汽车领域涌现了大量创新技术。说实话,其中一些可能会失败,但另一些则会取得重大突破。正是这种开放的态度,推动市场保持高度的创新性和竞争力。在我看来,这正是中国市场的特点——它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同时也是最具创新活力的市场之一。”
柯皓哲进一步表示,采埃孚深耕中国市场40余年,实现了从“中国销售”到“中国智造”,再到“中国创新,反哺全球”的转型。他说:“中国市场犹如健身房的铁砧——唯有与本土及国际企业的激烈角逐中,才能锻造出更强竞争力。”
海斯坦普集团执行主席Riberas就对第一财经表示,中国是充满机遇的市场。过去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在增长,但欧洲汽车市场却在衰退。“过去几年我们充分融入中国市场,感觉已经成为一个中国企业在参加展会了。”
均胜电子旗下均联智行CEO奚晓华告诉记者,2025上海车展首日已经有好几拨国外的客户前来接洽。包括通用、丰田、本田、宝马等各类主流厂商,其中宝马全球采购和技术团队一行洽谈进行了一个小时。
谈及海外客户现在来上海国际车展最关心的话题,奚晓华用“中国在做什么,能做什么,能不能帮我干”来进行简短总结。他展开谈到,国外的客户来中国车展,主要还是关心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的技术将如何更安全地影响全球技术发展进程。

均联智行亚洲区CTO朱魁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国外的客户现在非常务实。以欧洲客户为例,他们非常关注中国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进展,因为中国的智能驾驶技术达到了全球领先,技术迭代又快。“他们不仅关心智能汽车,还关心智能化技术中哪些是可以节省的成本。”朱魁说道。
起亚中国的管理人员表示:“现代起亚集团今年将派出千余名人员来参加上海车展,并且明确要求他们在展会期间必须在展馆内学习交流,不得外出观光旅游。”
丰田汽车执行董事上田达郎在雷克萨斯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上海市的签约仪式上表示:“外面的世界无限广阔,上海也是广阔世界中重要的一站。我们期待与更多的本地供应商合作,向世界展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先进技术,共同推动中国技术反哺全球市场。”
当前,本田、丰田、奥迪等外资车企在开拓中国市场时,均重视起汽车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等技术的提升。基于此,选择与华为、Momenta、DeepSeek等中国汽车科技领域的供应商合作已经成为外资车企本地化研发的一大趋势。另一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向合资品牌反哺,开发出如广汽丰田铂智3X等合资新能源汽车。
外资“涌进来”之际,中国车企正在加速“走出去”,全球化是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中国车企正以创新“踏浪出海”,从单纯的“产品出口”走向“生态共建”,通过技术输出、供应链协同等多维度重塑中国汽车的全球竞争力。
工信部原副部长苏波此前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已然步入“由大变强” 的关键战略窗口期,上汽、比亚迪等企业通过独资、合资、收购等多元化方式,积极构建海外产能,这清晰地表明中国车企正从单纯的整车出口,迈向全产业链联动出海的新阶段。
具体到企业,长安汽车认为“无海外、不长安”“无基地、不长安”,已在全球布局海外五大区域市场、建成9个海外整车工厂,全球渠道网点已超9000个。未来,长安汽车将五大海外区域市场提升到中国市场同等战略高度,全球布局将从3000万市场容量扩展到5000万,加速海外五大区域本地化。推动中国车企实现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产业出海”的全新阶段跃迁。
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在2025上海车展采访中表示,这一轮中国电动汽车车出海,一是技术领先,二是成本领先。其中,成本领先,意味着我们能够将成本优势拿来做品牌、做服务,进而转化为消费者的体验。
蔚来汽车CEO李斌在2025上海车展采访中表示,现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今年整个产量还会往上涨,最终中国汽车产业年产量是有机会到四千万辆左右,在全球汽车产业的份额应该可以超过40%。
相关文章:
上海车展响起“武汉声音”04-24
中国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开展义诊活动04-24
加强文旅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金山法院发布规范指引04-24
雷军最新发声!小米上海车展每天送帽子04-23
多图预警!100多款全球首发车型集中亮相,记者带你逛上海车展→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