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叶兆言:写作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9:31:00    

“为什么我们还在写作?”3月29日上午,著名作家叶兆言在南京市永宁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内,与《青春》主编李樯展开文学对话。省市区作协会员代表、南京审计大学的文学爱好者及当地市民齐聚一堂,共赴这场关于写作的深度思考之旅。

当碎片化媒体蚕食注意力,当AI写作重构创作生态,传统写作者该如何自处?叶兆言讲述了一个螃蟹洄游的故事。2024年3月21日,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着“蟹苗汹涌回流秦淮河”的景象。叶兆言由此感慨,写作对于写作者而言,就如同螃蟹洄游的本能一般。写作如同生命,自有其内在的生长韵律。一支笔写世界,笔下流淌的首先是热爱——即使这份热爱,不能发表,没有人喝彩。想想唐诗宋词,多少佳作湮没在历史长河;想想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红楼梦》,何曾计较过稿酬?写作的价值,从来不在物质的反馈。

很多人以为叶兆言成为作家是家学渊源使然,实则不然,他的父亲曾明确表示:“长大了干什么都可以,但不要成为作家。”但文字的魅力无法抗拒,写作成为一种宿命般的召唤。叶兆言说,这种召唤更多时候伴随着痛苦与挣扎。写不愿写的内容,自己对自己不满意,这种痛苦远胜于AI的“创作困境”。但正因如此,从痛苦中诞生的文字才具有真实的生命力。

在叶兆言看来,人生有两件温暖而美好的事:一是读书,二是写作。写作是对文学的热爱,如同品味美食般纯粹。传统作家单纯用文字记录时代的使命或许已成过去,但文字的力量从未消退。从甲骨刻辞到活字印刷,从铅字排版到数字出版,载体在变,本质未改。今天的文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大众化,是机遇,是挑战。

叶兆言特别强调:一个作家切忌自我设限。可以写微小的题材,但必须保持开阔的视野。写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写。在这个算法推荐构筑信息茧房的时代,写作依然是我们对抗同质化、守护思想自由的方式。

分享会的现场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互动环节,文学爱好者踊跃提出自己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南京审计大学一位学生还向叶兆言赠送了他的肖像画。老少读者拿着书籍排队请叶兆言签名,众人在欢笑中合影留念。

“为什么我们还在写作?因为写作让我们找到了生活的意义,让我们在文字的世界里找到了归属。”现场读者听完分享会表示,叶兆言先生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在提醒我们,写作不仅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回应。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

相关文章:

北京银行南京分行发布e建京彩“科创+”品牌04-16

南京艺术学院苏州研究院启用04-14

苦路人影 | 孙郁04-12

城市24小时 | 被“点名”的未来产业,南京凭什么抢跑?04-11

10日起铁路实行二季度运行图 江苏铁路有变化04-09

四川一按摩店老板娘遇害身亡,警方最新通报:嫌疑人已服毒身亡04-02

毕淑敏第六部长篇小说《昆仑约定》出版04-01

叶兆言:写作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