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多方期待和各种质疑声中,货拉拉终于启动了第五次港股IPO之旅。4月初,港交所披露,货拉拉(上市主体为“拉拉科技”)更新了招股书,向资本市场再次发起冲击。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货拉拉分别于2023年3月28日、2023年9月28日、2024年4月2日和2024年10月2日申请在港交所上市。
作为互联网物流领域名副其实的“独角兽”企业,货拉拉上市之路为何如此坎坷?事实上,市场对其业务模式与长期成长性的质疑由来已久,港交所对货拉拉的盈利模式稳定性、存在对司机抽成过高、创始人多次股份套现等问题多次提出疑问。不仅如此,胡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榜单显示,货拉拉2024年估值为650亿元,较2023年缩水250亿元,已经跌回到2021年水平。虽然本次上市申请有高盛、美银证券及摩根大通作为联席保荐人,但在一系列争议问题之下,货拉拉本次IPO能否圆梦,仍充满问号。

多重质疑致货拉拉四度折戟IPO,估值严重缩水仍坚持上市征程
事实上,货拉拉的上市企划并不晚,但整体进程堪称一言难尽。
2021年6月,货拉拉曾计划在美国上市,但最终未能如愿。
2023年3月,货拉拉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但港交所对其盈利模式稳定性、存在对司机抽成过高、创始人多次股份套现等问题提出质疑,最终无奈折戟。2023年9月28日,货拉拉更新财报数据后再次递表,但港交所仍维持审慎态度。由于当年曾因“多因素订单”“特惠顺路单”等压低运价行为多次被监管部门约谈,在各类负面信息影响下,上市之路只得暂缓。
2024年4月2日,货拉拉第三次冲击IPO,重点展示多元化业务(如跑腿、汽车租售)和小额贷款扩展。但港交所仍未放行,继续质疑其核心竞争力及金融业务的合规性。2024年10月2日,货拉拉四度征战港股IPO,然而,由于未能在六个月的有效期内完成上市,他们只能不断重新申请。
针对货拉拉此前四次折戟,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主要在于市场对其业务模式与长期成长性的质疑。具体看来,货拉拉高度依赖国内市场,国际化拓展缓慢,且面临来自本地平台的激烈竞争。
然而,货拉拉可谓越挫越勇,本次卷土重来,公司带来了一份看上去不错的成绩单。

招股书显示,2024年,货拉拉实现营收15.93亿美元,同比增长19.39%;经调整净利润为5.01亿美元,连续两年实现盈利。2024年,货拉拉平台平均月活商户约1670万个,平均月活司机约为170万名。近三年时间,货拉拉全球完成订单从4.28亿单大幅增长至7.79亿单,复合年增长率为35%。
但现实情况是,货拉拉的估值却下滑明显。2023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显示,货拉拉以900亿元估值位列第30位,不过在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中,货拉拉的估值降至650亿元,已退回到2021年的估值水平,排名也同步下滑至64位。可见,估值缩水的背后,难掩资本市场对货拉拉诸多方面的考量与质疑。
更让货拉拉感到尴尬的是,市占率远低于货拉拉的快狗打车,早在2022年6月便完成了港股IPO,并摘得港股“同城货运第一股”的头衔。此外,包括满帮集团等在内的其他同行也已率先登陆资本市场。有数据显示,成立12年以来,货拉拉共进行了11轮融资,总融资金额达26.62亿美元,包括红杉资本、高瓴资本、腾讯等知名机构均为公司股东。然而,眼看同行在资本市场上快马加鞭成绩显著,货拉拉也不得不加快上市步伐,以满足其未来发展需求。
被指“压榨司机”曾三年内被约谈十多次,降低抽佣比例后能否过关仍成谜
相比估值缩水,高抽成与司机权益失衡问题令货拉拉一直备受争议,也是阻碍其顺利上市的一大障碍。
2022年,货拉拉推出“多因素计费”和“特惠顺路单”,被指变相压低运价,引发司机们的强烈不满,多地司机还发起了停工抗议。2022年11月16日至18日,货拉拉司机自发组织全国平台用户放假三天,即11月16日、17日、18日停止接单,以抵制货拉拉平台规则调整。这场由珠三角刮起来的罢工潮,一度蔓延到全国各地。

2023年,货拉拉上线“议价订单”,在原有运价基础上打折,进一步加剧了司机们的低价竞争,导致收入降低,再次引发了驾驶员群体维权事件。司机们不满之处在于,作为制定规则的强势方,货拉拉“对司机的压榨日渐加深”。今年3月9日至10日,货拉拉连续两天成为微博热议焦点。起因是司机们爆料称,货拉拉平台要求他们每月购买会员,若未能及时续费,会员费将上涨200元。同时,未购买会员的司机将面临接单限制。在事件持续发酵下,有网友在相关新闻评论区戏称货拉拉为“韭菜APP”。
司机和平台之间摩擦频频,也屡次惊动了监管部门。据不完全统计,2021至2023年三年间,货拉拉遭遇交通运输部约谈12次,指向的问题包括随意调整计价规则、多重收费、恶意压价竞争、抽成比例或会员费过高等。
招股书显示,货拉拉和司机之间主要基于会员资格和佣金抽取,即司机在平台注册会员资格,货拉拉抽取佣金,而司机会员等级越高,则佣金越低。数据显示,2022至2024年,货拉拉向司机收取的佣金和会员费占营收比在60%左右。而且,2022至2024年,国内的货运平台服务板块毛利率逐年升高,从74.3%增长至81.9%。
而随着货拉拉一次次谋求港交所上市,在监管部门的督促之下,货拉拉的抽佣比例出现了一定下降。最新招股书披露,货拉拉非会员佣金率已调降至15%,一级、二级、三级会员的会员月费分别调降至209元、499元和709元,对应佣金率为11%、8%和5%。
对于货拉拉和司机长期对立的矛盾难题,有业内人士直言,公司创始人周胜馥是少年神童,也是香港状元,是职业德州扑克手,更是成功的创业者,其与底层司机之间天然的撕裂感,让双方长期难以共情。双方不仅在经济利益上,甚至在价值观、文化层面都始终有所隔阂。这也成了货拉拉IPO过程中,乃至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路障。
市场人士认为,对于货拉拉而言,有一个健康的司机、用户及平台的三角关系,才是持续发展的关键。IPO不仅是一次融资机会,更是一次品牌升级和战略转型的契机。然而,能否提高变现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加大国际化拓展力度,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摆在货拉拉面前的诸多待解课题。

记者:苏冉 编辑:吕冰 校对:汤琪
相关文章:
高抽成困扰+估值缩水250亿,货拉拉五闯港股IPO能否圆梦?丨大鱼财经04-15
北京银行2024年营收699.17亿元同比增4.81%,净利润258.31亿元同比增0.81%,毛利率下降1.38个百分点04-14
加码注销式回购!工业富联拟推最高10亿元回购方案回报投资者04-14
鸿富瀚涨1.84%,成交额3765.59万元,近3日主力净流入-324.49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