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要成果!我国科学家首次证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7:12:00    

来源:央视财经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研究院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李汉杰团队通过研究,首次证实了人体外周神经系统内存在小胶质细胞这一成果为探索外周神经系统发育及其疾病(如慢性疼痛、嗜神经病毒感染等)提供了新视角和潜在靶点。该科研成果北京时间4月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分布于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在胚胎发育、器官形成、维持身体稳定以及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发育、免疫监视及退行性病变(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征)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自1919年被发现以来,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特有的免疫细胞亚群。

2023年9月,李汉杰团队在《细胞》发表的研究成果中,首次在国际上绘制了覆盖组织范围最广、时间跨度最长、采样密度最高的人类免疫系统发育图谱,并由此观察到人体发育早期的皮肤、心脏和睾丸等多个外周组织中存在大量的小胶质细胞,该研究打破了小胶质细胞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传统认知。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李汉杰团队进而提出一个大胆猜想:在外周神经系统中或许也存在小胶质细胞。

在临床样本、食蟹猴样本和猪样本的外周神经节中,科研人员观察到了一类与大脑小胶质细胞基因特征相同的细胞类群。而外周神经节恰好是外周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负责接收和传递外周的感觉信息到大脑。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研究团队又通过表观遗传特征、细胞溯源分析以及功能实验等实验,进一步确认了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不仅在表观遗传特征上高度相似,且均起源于卵黄囊来源的前体细胞,在功能上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从而证实了外周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的存在。

该研究依托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圳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灵长类设施)产出的重要成果,进一步凸显了大科学设施为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的关键支撑作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

披露重组预案,开普云开盘涨停08-25

南沙群岛海域,惊现“美人鱼”!08-24

吉林+9,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08-22

筑牢城市数字安全屏障 深圳罗湖落地全市首单公共显示屏安全防护保险08-21

西工大为国家航天事业再立新功08-19

篮球名宿陈道宏:中国男篮的表现让我们感觉像“过节”08-18

光明云谷崛起生命科研经济新高地08-15

深耕金融为民初心!深圳福田街道开展央地金融企业党建联建活动08-10